"一卡通"演绎新兴商业银行成长史

  2000年10月,招商银行对外宣布,一卡通已成功发行一千万张。一千万并不是中国银行卡发行量最高数字,但在短短五年时间里由零起步,到跻身发卡量前六名,并创下中国卡均存款之冠,显然并非易事。一卡通的成长某种程度上亦演绎了中国新兴商业银行依靠技术领先的成长故事。
  如果说在现实世界中招商银行与"工、农、中、建"这些传统大行相比,在资产上还差得很远,那么在应用新技术和开发新的业务方面,招行却远远走在前面。
  因此,在国内消费者和企业的眼里,招商银行远比与其同属一个辈分的中信、华夏、深发展等醒目许多。而在专业人士的眼里似乎也是如此。自1996年以来,招行已连续三年登上英国《银行家》杂志"世界25家最佳资本利润率银行"的排行榜,而在《欧洲货币》杂志1999年"亚洲最大100家银行"的排名中,招商银行的股本回报率首次位居亚洲银行业第一。

从"一卡通"开始

  招商银行最早是一个以对公业务为主的批发性银行,个人储蓄虽然也有,但是其份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90年代初,国内银行业市场出现了很大的变化,随着国内经济的"过热",银行对公业务风险越来越大,呆帐率持续上升,特别是北方的企业更是让银行"伤透了心"。而当时招商银行刚好完成了第二次增资扩股,正是手里拿着股东的钱雄心勃勃准备走出深圳,走向全国的时候。怎么办,硬着头皮向火坑里跳?显然不行,与其他银行一样,招行也必须另寻出路。
  搞银行的大概都知道那时候个人储蓄很稳定的,而且老百姓的钱在整个国家资金盘子里占了50%以上,是一个相当诱人的市场。另外,个人贷款的信用度也要远远好过不少企业。对这一切,招行看在眼里,自然也就动了加强个人金融服务的念头。
  1993年,招行总部突然在深圳搞了一个招商银行储蓄夜市,结果发现效果出乎意料的好。他们由此得出了一个结论:只要有好的服务,而且让人家都知道你有好的服务,个人银行业务这条路就可以走通。
  于是1993年招商银行首先实现了深圳地区的储蓄联网,到1995年2月更成立了针对个人银行业务的储蓄信用卡部(也就是后来的个人银行部),主推"一卡通"。
  应该说,1995年之前招行的个人业务特点并不明显。虽然当时客户号概念已经注入了招商银行的系统,但是一直没有什么实际上的应用。恰好这时候中国银行推出了一个'一本通'业务,客户可以在一个本上管理多个独立的账户(实际上与客户号管理的思想很接近),而且一出来就带来了几十个亿的存款。当时招商银行一看,"这东西我也能做呀,而且中行"一本通"不能管理外币账户,我们连外币都可以做进去。"于是跟着中行跑,也开始设计自己的"一本通"。但是,他们最终将客户识别的载体定到了磁卡。
  1996年6月,"一卡通"实现了全国联网通存通兑。这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在国内银行业也是头一遭。
  转眼到了1998年,国内持卡消费的浪潮开始兴起,当时国内各大银行紧随形势,发卡成风。
  招商银行对此却有了不同的想法。他们发现国外没有透支功能的电子借记卡的发行速度已经超过了信用卡几十倍,于是,把自己全部的精力放到了独辟蹊径去建立一个中国最早也是最好的电子借记卡网络之上。
  1998年12月12日至1999年3月8日,招商银行在全国范围开展一场声势浩大的"穿州过省一卡通行"的立体式市场营销活动。由于这时候"一卡通"是国内第一个可以在全国范围进行消费的银行卡,而且不需要经过信用卡复杂的审查手续,所以市场的反应出乎意料的好。
  可以说,在银行界,"一卡通"成了招行的"成名作"。
  招商银行自己总结,"一卡通"的成功就是依靠自己联网运作能力强的优势,把尽量多的客户需求装了进去,而这种实用和简便恰恰是当时市场所最欠缺的。最近两年来,按照这个思路,招行又依靠"一卡通"这个载体,新增了"手机银行"、结合IP电话技术的"长话通"以及证券保证金账户等业务来不断增加这张卡的附加值,据说现在"一卡通"的功能比某些银行所有卡片加在一起的功能还要强大。

领跑互联网

  如果说"一卡通"让招商银行摆脱了地区性银行的形象,那么领跑网上银行就是招商银行走向技术领先的起点。
  1997年4月,招商银行继中国银行之后推出了自己的网站,不同的是,除了一些形象宣传,它还包括了"一卡通"的帐务查询功能,后来又增加了股票信息查询。实际上,谁都知道1997年中国互联网的环境很难真正让银行对全面开展网上业务产生信心。
  不过,"一卡通"全国联网后取得的初步成功,已让技术领先的概念明确地刻在了招商银行的心里。
  1998年6月,招商银行带着尝试的心理在国内第一个推出了B2C网上支付系统。不过当时还只是限于深圳本地使用,做了几个简单的活动以后,发现每天的交易量实在是少得可怜,于是干脆没有进行大规模推广。
  转折点出现在一个月以后。1998年7月,北京市商业联合会搞了一个会议,请来全国商业系统的代表为他们普及互联网知识,而这里面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在线销售的概念。由于当时招商银行已经有支持网上支付的产品,所以也专门邀请招行到会上做介绍。当招行把自己的网上支付系统摆到这些知名企业面前的时候,竟然受到了出乎意料的关注和欢迎。招商银行的代表一下子成了专家级的人物。从别人眼里,招行发现原来自己竟然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这件事情让招商银行坚定了在互联网上继续领跑的信心。
  进入中国互联网全面"发烧"的1999年,这时候,招行靠着自己网上银行从对公到对私业务最全、网上结算覆盖全国而且还速度最快的绝对优势,一下子成为了国内银行业的"年度明星"。
  实事求是讲,这两年招商银行在互联网上获得的无形资产要远远超过其现实的利润收入。现在,招行每个月在B2C方面大概有20万个客户,几万笔的交易。不过,相对对公业务而言却有点小巫见大巫的感觉。当包含网上信用证、实时电子汇兑等又一批新业务的企业网上银行3.0版本面世的时候,招商银行声称自己网上银行的交易笔数已经达到了18万笔以上,交易金额超过了3200亿元人民币。应该说,这些数字在国内同业里面已是遥遥领先了。
  值得一提的是,招行对私业务的45%和对公结算业务的15%已成为非柜面业务。而这一比例还在继续增长。(小兰 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