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读书 | 新浪首页
 作者:水仙君
 出版社:中国长安出版社

  敦煌的艺术

分  类:社科

 ·快速搜索

社科 文艺 财经 科技 生活 儿童 教育 期刊 其他 
 
 ·合作出版社

成功梦工场
新浪网友文集
新书发布
清韵书系
榕树下图书
新浪出版合作丛书
新浪电子书下载
 ·特别推荐
 ·详细内容

  甘肃敦煌,位处“丝绸之路”中西交通的枢纽之地,随着中西交流和佛教的发展,石窟艺术也因之而繁荣。

  自从乐僔和尚发现“圣地”,开掘莫高窟之后,鸣沙山东麓南北长约一千六百米的悬崖峭壁上,被历代贵宦巨商和佛教信徒们争先恐后地开窟造像,到唐代武则天时,已多达一千多个石窟,所以莫高窟又名“千佛洞”。

  这一千多个洞窟,由于自然风化加上人为的破坏,到本世纪初被重新发现时,只剩下四百九十二个洞窟、二千多尊彩塑和四万五千平方米的壁画。即便如此,敦煌莫高窟,仍然是世界现存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

  莫高窟中历史较早的北朝壁画,内容主要描绘的是佛组出世前经历的佛本生故事,以及佛出世成道后的说法场景。佛本生故事内容丰富,有鹿王本生、萨垂那本生、须达那本生等故事,宣扬佛家忍让、善良与因果报应思想。故事以连续的场面展开,从左右向中心发展,构思完整。壁画画面厚重朴拙,线条粗放,有大片颜色的平涂,可看出汉墓壁画和印度阿旃陀壁画的双重影响。伎乐天是佛教中的香音之神,壁画中所表现的《伎乐天》,为西魏飞天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幅。它采用装饰手法,将两位飞天巧妙地布置在龛沿转角与背光之间的几何形中,飞天衣饰飘带随风而起,翩翩起舞,给说法图画增添了妩媚活泼的气氛。

  莫高窟开掘在砾岩悬崖上,砾岩石质粗糙松脆,无法雕刻,因此莫高窟中的佛像均由泥塑,再施以彩绘。从各个不同年代洞窟中的塑像来看,莫高窟的彩塑经历了由稚拙到成熟,由兴盛到式微的几个阶段。早期北朝的彩塑,主要仿效西域和印度的佛像式样,以后逐渐汉化,无论形貌、体格和服装都带上了汉民族的特色。到了唐代,几乎完全成了汉化佛像,其艺术水准也达到了顶峰,人物神情体态刻画之精彩,肌肤质感表现之精当,妆銮彩绘之精湛,都令后代雕塑家仰之弥高。




欢迎致信新书快递广告服务电话:010-62630930-313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