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读书 | 新浪首页
 作者:原著:李普士(美)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第二辑 棒与喝

分  类:文艺

 ·快速搜索

社科 文艺 财经 科技 生活 儿童 教育 期刊 其他 
 
 ·合作出版社

成功梦工场
新浪网友文集
新书快报
清韵书系
榕树下图书
新浪出版合作丛书
新浪电子书下载
 ·特别推荐
 ·详细内容

  1.佛的烦恼

  有信者问赵州从谂禅师:“佛陀有烦恼吗?”

  赵州:“有!”

  信者:“那怎么会呢?佛陀是解脱的人,怎么会有烦恼呢?”

  赵州:“那是因为你还没有得度。”

  信者:“假如我修行得度了以后,佛陀有烦恼吗?”

  赵州:“有!”

  信者:“我既已得度了,佛陀为什么还有烦恼呢?”

  赵州:“因为还有一切众生!”

  信者:“一切众生,当然无法度尽,那么佛陀永远都在烦恼之中而无法超越了?”

  赵州:“已经超越,已无烦恼。”

  信者:“众生既未度尽,佛陀为什么又不烦恼呢?”

  赵州:“佛陀自性中的众生都已度尽。”

  信者于言下似有所悟。

  2.一无所求

  宋朝雪窦禅师在淮水旁遇到学士曾会先生。曾会问道:“禅师,您要到哪里去?”

  雪窦很有礼貌地回答道:“不一定,也许往钱塘,也许往天台方面去看看。”

  曾会就建议道:“灵隐寺的住持珊禅师跟我很好,我写封介绍信给您带去,他定会好好地待你。”

  可是雪窦禅师到了灵隐寺时,并没有把介绍信拿出来求见住持,一直在大众中过了三年。曾会于三年后奉令出使浙江时,便到灵隐寺去找雪窦禅师,但寺僧却没有人知道有这么一个人,曾会不信,便自己去云水所住的僧房内,在一千多位僧众中找来找去,才找到雪窦,便问道:

  “为什么您不去见住持而隐藏在这里?是不是我为你写的介绍信丢了?”

  雪窦:“不敢,不敢,因我是一个雪水僧,一无所求,所以不做你的邮差呀!”

  即从袖里拿出原封不动的介绍信交还给曾会,双方哈哈大笑。曾会将雪窦引见给住持珊禅师,珊禅师甚惜其才,后苏州翠峰寺缺住持时,就推荐雪窦任其住持。

  3.云在青天水在瓶

  唐代朗州刺史李翱非常向往药山惟严禅师的德行,一天特地亲身去参谒,巧遇禅师正在山边树下看经,虽知太守来,但仍无起迎之意,侍者在旁提示,仍然专注于经卷上。李太守看禅师这种不理睬态度,忍不住怒声斥道:

  “见面不如闻名!”

  说完便拂袖欲去,惟严禅师至此,才冷冷说道:

  “太守何得贵耳贱目?”

  短短一句话,李太守为之所动,乃转身拱手致歉,并问道:

  “如何是道?”

  惟严禅师以手指上下说:

  “会吗?”

  太守摇了摇头说不会。

  惟严:“云在青天水在瓶!”

  太守听了,欣然作礼,随述偈曰: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4.生死自如

  普化禅师在临济禅师座下。有一天,他在街上向人乞求法衣的布施,信者用上好的袈裟给他,但他又不接受人们供养的法衣。

  有人把此事报告临济禅师,临济就买了一口棺材送他,普化非常欢喜地说道:“我的衣服买回来了。”

  普化立刻扛起了棺材,跑到街上大声叫着说道:“临济为我做了一件法衣,我可以穿它去死了,明天上午,我要死在东门。”第二天,普化准时扛着棺材到了东门,一看,人山人海,都想来看此一怪事,普化对大家说:“今天看热闹的人太多,不好死,明天去南门死。”如此经过三天之后,由南门而西门,由西门而北门,再也无人相信普化禅师的话,大家说:“我们都被普化骗了,一个好端端的人,哪里有说死就死?再也不要上他的当了。”

  到了第四天,普化扛了棺材至北门,一看,没有几个看热闹的人,就非常欢喜地说道:“你们非常有耐心,东南西北,都不怕辛苦,我现在可以死给你们看了。”说罢,普化进入棺材,自己盖好,就无声息了。

  5.快活烈汉

  性空禅师,出家后,自号妙普庵主,结庐于青龙山野,日常除了修习禅定外,常以吹笛自娱。建元初年,徐明举兵反叛,经过乌镇,纵兵劫掠,滥肆杀戮,百姓逃亡一空,性空禅师慨然:“我不能不救。”

  因而策杖独往贼营。贼首见他外貌庄严,以为他有诡异之谋,便大声喝道:“你是什么人?到什么地方去?”

  “我是出家人,要到你们贼窝去!”

  贼首大怒,喝令斩首!

  性空禅师毫无惧色,对贼首道:“要头就砍去,不必发怒。不过我还没有吃饭,总不能让我做饿鬼吧!请给我一顿饭,作为我的送终饭如何?”

  贼首叫人拿来猪肉饭菜给他。他也不管是什么,首先一本正经地念起供养咒来,然后和在寺内一样用食如仪。贼众看了,都在一旁发笑。

  性空禅师念好供养咒后,又对贼首道:“今天我死,什么人为我写祭文呢?”

  贼首被他这种奇怪的举动,弄得好笑起来。

  性空禅师望着贼众又说:“既然没有人替我作祭文,请拿纸笔来,我就自己写吧!”

  贼众拿来纸笔,他便从容不迫地大书起来,写了一篇文情并茂的祭文,他还大摇大摆,煞有其事地朗诵一遍。读完,拿起筷子又再大啖肉饭,贼众看了反而哄然大笑。

  吃过饭后,性空禅师对贼首说偈道:

  “劫数既遭离乱,我是快活烈汉;

  如今正好乘时,便请一刀两段。”

  于是大呼:“斩!斩!斩!”

  贼首见他如此慷慨豪勇,不禁骇异动容,不仅不杀他,反而向他合掌谢罪,护送他回山。乌镇一地因此得免于难,远近道俗对他越加敬重!

  6.一切皆禅

  有一位云水僧听人传说无相禅师禅道高妙,想和其辩论禅法,适逢禅师外出,侍者沙弥出来接待,道:“禅师不在,有事我可以代劳。”

  云水僧道:“你年纪太小不行。”

  侍者沙弥道:“年龄虽小,智能不小喔!”

  云水僧一听,觉得还不错,便用手指比了个小圈圈,向前一指。侍者摊开双手,画了个大圆圈,云水僧伸出一根指头,侍者伸出五根指头。云水僧再伸出三根手指,侍者用手在眼睛上比了一下。

   云水僧诚惶诚恐地跪了下来,顶礼三拜,掉头就走。云水僧心里想:我用手比了个小圈圈,向前一指,是想问他,你胸量有多大?他摊开双手,画了个大圈,说有大海那么大。我又伸出一指问他自身如何?他伸出五指说受持五戒。我再伸出三指问他三界如何?他指指眼睛说三界就在眼里。一个侍者尚且这么高明,不知无相禅师的修行有多深,想想还是走为上策。

  后来,无相禅师回来,侍者就报告了上述的经过,道:“报告师父!不知为什么,那位云水僧知道我俗家是卖饼的,他用手比个小圈圈说,你家的饼只这么一点大。我即摊开双手说,有这么大呢!他伸出一指说,一个一文钱吗?我伸出五指说,五文钱才能买一个。他又伸出三指说,三文钱可以吗?我想他太没良心了,便比了眼睛,怪他不识货,不想,他却吓得逃走了!”

  无相禅师听后,说道:“一切皆法,一切皆禅!侍者,你会吗?”侍者茫然,不知为对。

  7.百尺竿头

  景岑禅师有偈云:

   “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

  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有一学僧问道:“学僧该向什么处去?”

  景岑禅师以偈答道:“不识金刚体,却唤作缘生,十方真寂灭,谁在复谁行?”

  学僧又问道:“百尺竿头,如何进步?”

  景岑禅师回答道:“朗州山,朗洲水。”

  学僧:“弟子不会。”

  景岑:“四海五湖王化里。”

  学僧:“如何是学人心?”

  景岑:“十方世界是汝心。”

  学僧:“恁么,则学人无着身处。”

  景岑:“能着身处才是汝着身处。”

  学僧:“如何是能着身处?”

  景岑:“大海水,深又深。”

  学僧:“不会。”

  景岑:“鱼龙出入任升沉。”

  学僧:“承老师言,尽十方世界是一颗明珠,学人如何会得?”

   景岑:“会得作么?”

  8.虎和尚

  景岑禅师长沙人,是南泉禅师的弟子,由于谈禅论道,机锋敏捷,同道们尊称为“虎和尚”。

  有一年仲秋,景岑禅师与仰山禅师一起赏月,仰山禅师指着天空说道:“这个大家都有,只因无明,不能充分使用。”

  景岑禅师不以为然地道:“既然大家都有,怎么会没有人充分使用?恰巧今天机缘会合,这大好明月,正在等你使用,试试看!”

   仰山禅师道:“那是很有趣味的,用一用月光,请法座先试试看!”

   景岑禅师毫不客气,奋身跳起来,踢倒仰山禅师,仰山禅师非但不生气,反而赞叹道:“真像大虫!”(后来大家都称景岑禅师为“岑大虫”,亦即虎和尚)

   又一次,景岑禅师游山归来,至门口,仰山禅师问道:“禅师去什么处来?”

   景岑禅师回答道:“游山来!”

   仰山仍然追问:“游什么山处来?”

   景岑禅师道:“始随芳草去,又逐落花回。”

   迎山大为赞赏道:“大似春意!”

   景岑禅师道:“也胜秋露滴芙渠(荷叶)。”

  9.提起放下

  赵州禅师是一位禅风非常锐利的法王,学者凡有所问,他的回答经常不从正面说明,总会要你从另一方面去体会。

  有一次,一个信徒前来拜访他,因为没有准备供养他的礼品,就歉意地说道:“我空手而来!”

  赵州禅师望着信徒说道:“既是空手而来,那就请放下来吧!”

  信徒不解他的意思反问道:“禅师!我没有带礼品来,你要我放下什么呢?”

  赵州禅师立即回答道:“那么,你就带着回去好了。”

  信徒更是不解,说道:“我什么都没有,带什么回去呢?”

  赵州禅师道:“你就带那个什么都没有的东西回去好了。”

  信徒不解赵州禅师的禅机,满腹狐疑,不禁自语道:“没有的东西怎么好带呢?没有的东西怎么好带呢?”

  赵州禅师这才方便指示道:“你不缺少的东西,那就是你没有的东西;你没有的东西,那就是你不缺少的东西!”

  信徒仍然不解,无可奈何地问道:“禅师!就请您明白告诉我吧!”

   赵州禅师也无奈地道:“和你饶舌多言,可惜你没有佛性,但你并不缺佛性。你既不肯放下,也不肯提起,是没有佛性呢?还是不缺少佛性呢?”

  10.能大能小

  一位信者问无德禅师道:“同样一颗心,为什么心量有大小的分别?”

   禅师并未直接作答,告诉信者道:“请你将眼睛闭起来,默造一座城垣。”

   于是信者闭目冥思,心中构想了一座城垣。

   信者:“城垣造毕。”

   禅师:“请你再闭眼默造一根毫毛。”

   信者又照样在心中造了一根毫毛。

   信者:“毫毛造毕。”

   禅师:“当你造城垣时,是否只用你一个人的心去造?还是借用别人的心共同去造呢?”

   信者:“只用我一个人的心去造。”

   禅师:“当你造毫毛时,是否用你全部的心去造?还是只用了一部分的心去造?”

   信者:“用全部的心去造。”

   于是禅师就对信者开示道:“你造一座大的城垣,只用一个心;造一根小的毫毛,还是用一个心,可见你的心是能大能小啊!”




欢迎致信新书快递广告服务电话:010-62630930-313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