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宗俊
有人说,《要你成功》宣扬的是一种“只跟有钱人交朋友”的观念。
一些人对这种“我一定要,就一定能”的逻辑赞叹有加。
民众是否正朝着“金钱至上”的方向奔去?
“陈安之要你成功”就能成功吗?
这段时间,一个名叫陈安之的美籍华人很是出了一番风头。其“成功学”系列丛书不仅在中国的图书市场上掀起了一股旋风(出版者惊呼“印书就好像在印钞票”),而且陈安之本人也大过了一把明星瘾。他在深圳的一场演讲门票价竟高达4800元,可赴会者依然趋之若鹜。据闻,其场面之热烈不在当红巨星的演唱会之下。2月6日晚上,陈安之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热门节目《对话》栏目中,重又卷起一股热潮。
这种情况并没有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确切地说,这是一种必然会出现的局面。穷怕了的十几亿人如今都苦思冥想着如何合理合法地多赚人民币,“有病乱投医”也实属正常。而少部分人先成功富了起来,大部分人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指望着获得某些“致富秘诀”,走一条捷径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
读者的热心拥戴并不能改变一本书中观点的谬误和它庸常的理论。《要你成功》反复宣扬这样的观点“要成功就要结交富人,为富人们工作”,“要成功就要找教练,不要自我摸索”。事实上,穷人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不得不如此,谁不想直接按照自己的成功路线往前冲,但谁又会知道这条路就是我自己的成功之路呢?谁又能有特意功能,预见自己的未来?如果说照着成功者的路走,那他的路就适合我吗?陈安之的《要你成功》之所以产生巨大影响的一个因素恐怕还在于他自己已经成为了一个“成功者”。他可以用他的成功经历为自己的理论提供事实依据。在《要你成功》一书中,他不无炫耀地提到了他的个人经历,以此证明:我用“成功学”理论不费吹灰之力就赚到了大钱,在短时间内白手起家,27岁就拥有亿万资产。仔细分析后不难看出,他的一点微末之技根本就不足为道。稍有头脑或有一点点眼光的人看准了机会都会那么去做,我敢断言:在中国少数“成功者”当中,有一部分人的策略和手段比陈安之的雕虫小技要高明得多。
对于陈安之在书中反复提到的大量的付出,我认为每个成功的人都应这样做。毕竟,大部分人的付出还是非常有限的。如果没有大量的付出,加倍的努力,必然无法“成功”。此外,我同意陈安之的说法,付出才会杰出。
最引人注意的不是陈安之在《要你成功》里面讲了些什么,而是读者盛情拥戴、如获至宝的这种心态。在我看来,《要你成功》所宣扬的,是一种“只跟有钱人交朋友”的势力观念。可怕的是,一些人竟然对这种“我一定要,就一定能”的唯心逻辑赞叹有加。它表明,受到尊重的,是成功者的卖弄和信口雌黄,而不是来自每个人自身的想法,民众正朝着“金钱至上”的方向毫不犹豫地奔去。
《要你成功》一碟在市场上的受宠,更多的是出版者利用了大众普遍存在的急于成功致富的心态,在营销策划上取得了成功,而不是书本身有什么过人之处。我悲哀地看到,读者们竟心甘情愿地堕入了商业宣传的陷阱中而毫无觉察。“要你成功”陈安之在中国风风光光地遛了一圈后,心满意得地带着高额酬劳走了,出版者兴高采烈地数着大把大把的钞票。而读者,你们真指望这本书能使人成功致富吗?
事业低谷、情绪低落、团队涣散、业绩下降
努力但不赚钱
请陈安之做随身教练
让你快速走向成功
3年经商还不赚钱
一定方法有大问题
请陈安之做随身教练
让你快速走向成功
要想30岁以前成为百万富翁
请陈安之做随身教练
让你快速走向成功
让赚钱速度提高十倍
你不赚钱,肯定你身边的朋友都不赚钱
请陈安之做随身教练
让你快速走向成功
我曾经加盟一家全国足道连锁,但经营不理想,差一点想转行,经朋友介绍,我看了陈安之《如何做个赚钱的总裁》,我才知道总裁应该做的最重要几件事,我照着去做,2年时间,我的太极足道连开了3间,利润提升了17倍。士气旺盛、顾客盈门!
黄龙太极足道董事长卢朝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