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论坛9月26日开幕
放眼全球资源,纵论“走出去”战略
  在国际跨国公司日益“走进来”的竞争状况下,中国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狼”,是固守本土市场,还是以攻为守,果断地走出去,9月26日在北京开幕的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论坛将就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和“走出去”进程中的国际环境对策等问题作专题研讨。
  本次会议的主办机构是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参考消息报社和国际先驱导报,会议将邀请由政府主管部门、国内知名企业、权威学术机构三方代表演讲和讨论,既有“走出去”的主管部门——商务部官员出席,又有中国银行、中石化等率先走出去的企业与您分享亲身经验,也有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等智囊部门提供权威性的决策参谋,会议还将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作报告。
本次会议的内容涵盖“走出去”的宏观和微观内容。宏观上讲, 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最具体指标是跨国企业的数量和质量, 而财富500强提供了一个可以窥视国力的窗口,中国虽然有几家企业入选财富500强,
但严格地讲, 中国尚未形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群体, 入选企业往往是”行政性大公司”, 相比之下,中国企业与其他国家跨国公司的差距不仅是规模上的,
而且是产品技术创新、企业组织形式、股权结构、产业分布、管理控制、发展策略及品牌与企业文化上的全方位差距。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已远远滞后于企业的规模,就同样规模的企业相比较,中国IT企业的国际化程度落后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
  就微观而言,本次会议是开阔企业决策者思维、放眼全球资源的思想盛宴。对中国企业来说, "走出去"战略既是一个诱惑和风险同在的选择。诱惑在于,“走出去”是中国企业建立“全球资源观”,进而聚合和利用全球资源的第一步。纵观现在的国际直接投资,相当程度上就是为了占有和利用本国稀缺或根本没有的资源,敢于“走出去”的企业在观念、人才、成本、市场等多方面都可受益于全球化。“走出去”的风险在于,企业对国外投资市场不熟悉;对投资地法律法规不了解,导致“水土不服”;在投资地的发展选择合作伙伴不够谨慎;缺乏国际化经营管理人才。通过本次会议,企业决策者将会对国际投资环境、“对外投资”的风险管理、跨国企业的生产体系等微观问题也有深入的认识。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一切都不会保持现状,上世纪50年代的500强名单中,2/3现已被踢出局,中国企业面对跨国企业不断地“走进来”的状况,是到了转换思维的时候了。
(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论坛 组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