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揽才 全球撒网 5年要招1500名专才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8月19日 01:11 北京娱乐信报
信报讯(记者廖奇)海信集团在京高悬纳贤榜,打算在5年内从韩、日、美等国吸纳1500名专才充实到海信三大研发基地。业内人士说,这意味着海信秘密筹备已久的"全球化战略"将浮出水面。
昨天,海信集团总裁周厚健在京表示,智能信息系统、显示技术、制冷、IT四大领域将是海信引才合作的重点领域。他开出的条件是:"除了青岛总部,这些专才可以任意在海信北京、上海以及美国找到自己的定位。"周厚健希望,经过3-5年,能从国内、美国、日本、韩国吸引1500名专业技术人才加盟,从而使其研发力量翻一番,以最快的速度改变中外技术差距。
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海信还将本该保密的"脑库"--研发中心全面开放。同时,对于承担国家、省市、公司项目课题的引进人才,海信还将提供数额不等的项目启动资金等。
那么,此次广纳贤才是否意味着海信正在启动全球化战略呢?周厚健的回答很委婉:"没有任何一家世界级企业是做低档产品的。"尽管没有直接回答,但其海外业务收入在海信集团全部收入的比重正在迅速上升却是不争的事实:今年海信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去年增长一倍还多。"随着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全球市场无疑是海信实现从中国企业到世界企业蜕变的重要平台。"长期跟踪海信的一位业内人士认为,人才将是海信能否实现此种蜕变的关键所在。
对此,周厚健深有感触。每年从拉斯维加斯国际消费电子展回来,他都备感惆怅。他告诉记者:"与国际企业比,我们的技术差距越拉越大,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纵向的技术水平和技术概念方面,还体现在横向的技术规模上,最后我们不得不打价格战、打广告战,累得精疲力竭。"在周厚健看来,只有加强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才能真正拥有市场的话语权。
为此,海信到处网罗人才。此前,知识产权法专家郭庆存、美国世通的工程师王志浩、日本索尼等离子专家小关信行等已经先后"空降"海信,海信手机和空调业的技术自主研发能力也因此大为改观。周厚健说,他希望此番引才之后,海信旗下的业务都能像现在的手机业务一样,向同行卖技术和模块。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