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茅台与名人
茅台酒之所以被称为国酒,是悠久的酿造历史赋予它的国酒之称,是独特的酿造工艺和上乘的内存质量赋予它的国酒之称,是三代伟人的厚爱赋予它的国酒之称,是人民群众生活品味赋予它的国酒之称。茅台酒的历史,椐专家考证,早在公元前汉武帝令唐蒙出使南越(今广州),在南越的宴席上,就品到茅台酒的早期名称枸浆酒,受到汉武帝的称赞,还使诗人留下了这样的诗句:
尤物移人付酒杯,荔枝滩上瘴烟开,
汉家枸浆知何物,赚得唐蒙习部来。
到本世纪初,即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茅台酒以独特的内在质量,技压酒林,夺得金奖。1935年遵义会议前后,工农红军四渡赤水,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多次受到人民群众的慰问,品尝过茅台酒,非常赞叹。当周恩来总理、陈毅元帅和黄炎培老先生后来谈及此事时,黄老曾赋诗一首:
相传有客过茅台,酿酒池中洗脚来,
是真是假吾不管,天寒且饮两三杯。
多年后,陈毅元帅回敬一首:
金陵重逢饮茅台,万里长征洗脚来,
深谢诗章待酌事,雪压江南饮一杯。
在1949年开国大典的前夜,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会议,讨论完开国大典的议程后,确定采用茅台酒为开国大典宴会用酒,并在北京饭店用茅台酒招待嘉宾。此后每年国庆宴会,周总理都指定用茅台酒。而且他还带着茅台酒访问东南亚七国和西欧十四国。他说过访问成功和“两台”分不开,即“茅台酒”和“祝英台”电影。为此作家姚雪垠写下这样的诗句:
莫道扶桑隔海远,碧海如带绾芳邻,
何时乘兴君西去,自有茅台供洗尘。
由于周总理的厚爱,茅台酒自然就被广称为国酒、外交酒、庆功酒、友谊酒。只要国家有重要节日,重要庆典,接待各国元首,就自然首用茅台酒了。
最有趣的是,在“四人帮”大乱天下,篡党夺权,被我党中央一举粉碎的特大喜讯传来之时,伟大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高举盛满茅台酒的酒杯,和长期共事的老同志及身边的工作人员一起说:让我们仰首把这绝世内乱一口喝干。
1975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王震同志在一次全国性的会议上正式宣布:“贵州茅台酒是国酒!”1984年,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朱学范正式为茅台酒题词“国酒茅台,玉液之冠”。 |
|